婦科調理 | Jul 16, 25

台中中醫產後減肥全攻略:月子期間就能輕鬆瘦回來?

產後減肥台中中醫竹北中醫

產後 30 天剛結束月子、身形卻還像懷孕 5 個月?許多台中媽媽一搜尋「 台中中醫 、產後減肥」,跳出的就是體質調理、中藥瘦身與溫和雕塑的關鍵字,而中醫師普遍強調:坐完月子後的前6個月是體態回彈的黃金期,只要氣血先補足、濕氣跟著排走,腰腹線條往往能比純節食來得更快且不易復胖。今天我們將從產後常見三大體質談起,介紹一些月子期間就能做的 產後減肥 ,讓你會抓到適合自己的節奏,替接下來的育兒生活加分,而不是讓產後肥胖成為永遠的煩惱。

 ✔ 產後減肥常見困擾體質

在開始前,我們要先把「身體為什麼胖起來」弄清楚,方向才不會亂。中醫講究辨證,體質不同,脂肪與水濕堆積的位置、感受都大有不同。先認識自己屬於哪一型,後面中藥、飲食與理療的選擇就會更貼身,也能省下反覆嘗試的時間。

脾虛痰濕型

產後氣血大失,再加上月子期間少運動、飲食偏油膩,很容易會讓脾胃運化力下滑。脾弱就像體內「搬運工」偷懶,水分與養分轉成了痰濕,結果形成下肢浮腫、小腹鬆軟、排便黏膩。中醫臨床常見以茯苓、白朮、陳皮等健脾祛濕藥為核心,先把濕氣排出去,代謝才能重新啟動。

肝鬱氣滯型

新手媽媽作息大亂、壓力爆棚,最明顯的反應就是情緒鬱悶、肝火上升。全身氣流不順,膽汁分泌、脂肪代謝也跟著變慢,常會有脹氣、易怒和壓力型肥胖的狀況。臨床上會用柴胡、香附搭配一點山楂,幫助舒緩壓力、打通身體堵塞,再配合深呼吸或伸展運動,讓整個人鬆開來,身體才有空間啟動燃脂模式。

腎陽不足型

如果你產後怕冷、水腫特別集中在下半身,甚至覺得代謝「整個黏住」,往往與腎陽偏弱有關。腎就像身體的小火爐,火力不足時,熱量消耗下降、基礎代謝率跟著滑落。這型常以肉桂、附子等溫陽藥材輕補。

產後減肥常見困擾體質
 
 延伸閱讀
產後減重如何調理?

 

 ✔ 月子期間中醫調理方式

🔎 科學中藥方案

對許多媽咪來說,一邊照顧寶寶,一邊要調養身體,能省事真的很重要。隨著時代進步,現在有個科學中藥的全新方式可供選擇。科學中藥會將傳統中藥材濃縮成細粉顆粒,只要配上溫開水即可服用,不僅快速,苦澀感也大幅降低。更關鍵的是,顆粒劑量可以精準到毫克,醫師能依產後每週一次的複診結果,微調配方濃度,讓補血、健脾與利濕的節奏貼合個人體質。不管剖腹或自然產,只要傷口癒合良好,這套方式都能與哺乳並行,讓產後減肥進入省時省力模式。

*核心優勢

  • 可直接口服,省下 40 分鐘煎藥時間
  • 萃取濃縮後味道較淡,不易引發反胃

*施用流程

  1. 體質評估 → 開立科學中藥處方
  2. 每包配上溫水服用即可
  3. 每週複診,視代謝狀況調整藥方

*哺乳安全小提醒

  • 配方需剔除瀉下與峻烈藥材,並通過重金屬檢測
  • 服用後觀察寶寶排便、睡眠,無異狀即可續用
中藥調理 

🔎 飲食與作息調整

吃對食材、睡好時間,等於在身體裡安裝兩顆「燃脂加速器」。產後前六個月,脾胃正努力恢復,而荷爾蒙也在重新歸位;此時若還用冰飲、宵夜轟炸,很容易把痰濕推回體內,讓腰腹一直鬆鬆。臨床觀察發現,把餐盤換成「3 : 2 : 1」比例(蔬菜、蛋白、全穀澱粉),再搭配分段補眠與溫和活動,水腫會先退一半,基礎代謝也跟著往上抬升。

*三餐七分飽

  • 蔬菜 3 份:青花椰、菠菜、彩椒,增加纖維與植化素
  • 蛋白 2 份:溫熱魚湯、雞胸肉、滷豆干,支持肌肉回彈
  • 全穀 1 份:紫地瓜、糙米飯,維持穩定血糖

*少冰少炸

  • 冰飲會澆熄脾胃「小火爐」,油炸則讓痰濕更難排
  • 想喝涼的,可改常溫決明子荷葉茶

*分段補眠

  • 23:00–01:00 進入深睡,給肝膽排毒時間
  • 白天寶寶小睡時,跟著補眠 20–30 分鐘

*日常運動

  • 產後 4 週可開始 15 分鐘快走或凱格爾運動
  • 目標是微微出汗,促進下肢循環、先消水腫

🔎 埋線雕塑療法

當腹腰脂肪像「黏在內層」難以靠飲食散去,埋線雕塑便是中醫減重常用的方式。醫師將可吸收羊腸線放入皮下脂肪層,線體在分解時釋出持續刺激,像一支慢釋的「燃脂關鍵」,因為不動刀、幾乎沒痛感,加上施作時間短,很受月子期間想穩定瘦身的媽媽青睞。臨床觀察,一般在連做兩個月後,腰圍收縮最明顯,且不影響餵奶與日常育兒節奏。

*適合族群

  • 自然產或剖腹產滿 8 週、BMI ≥ 24、腰腹脂肪集中者

*施作節奏

  • 每週一次,搭配中藥調理,持續1~3個月觀察變化 

*術後照護

  • 當天保持乾燥,次日可正常淋浴;少穿緊身衣物,減少摩擦

*哺乳安全小提醒

  • 線材置於皮下脂肪層,不接觸乳腺
  • 施作後母乳味道與供量通常不受影響,如寶寶食欲正常即可續行
埋線減脂

延伸閱讀 孕期中醫調理及保養
 

 ✔ 產後減肥常見錯誤

產後立即節食

剛生完的身體仍在恢復期,基礎代謝暫時偏低。若立刻把熱量拉到「減肥模式」,身體會優先分解肌肉、囤積脂肪,等回到正常飲食就容易反彈。建議把重點放在高蛋白七分飽的均衡餐盤,讓代謝緩步回升,再視情況微調熱量,效果才長久。

飲用排毒茶

網路流行的排毒茶多屬寒涼性質,脾胃尚未復原的新手媽媽飲用後,可能引起腹瀉或胃脹。若屬脾虛痰濕體質,可在醫師指導下少量加入薏仁、決明子;體質偏寒者則應先養脾胃,再逐步利濕,才能避免元氣耗損。

束腹取代核心訓練

緊束束腹確實讓腰圍「看起來」縮小,但肌肉長期缺乏收縮,核心力量反而持續流失。產後第四週起可改做貓牛式和橋式,每天十分鐘活化核心,束腹僅作姿勢輔助,而非長時間緊綁。

睡眠不足

半夜餵奶已經打亂睡眠節奏,若還熬夜使用 3C,皮質醇會居高不下,進一步拉抬食慾與脂肪囤積。盡可能在晚間十一點前進入深睡,再利用白天寶寶小睡時補眠二十分鐘,讓肝膽有充足時間排毒、胰島素敏感度同步回升。

用涼性食物退火

產後體質多偏虛冷,喝冰糖水或西瓜汁確實消暑,但也會澆熄脾胃「小火爐」。想降火可改喝常溫決明子荷葉茶或溫薑棗水,並固定進行溫灸或熱敷,以保持循環暢通。理解這些錯誤觀念後,再結合正確的中藥、飲食與雕塑方案,才能真正把握黃金期、順利完成產後減肥計畫。

  產後減肥常見錯誤
 
延伸閱讀
產後身材大走鐘怎麼辦?!

 

 ✔ 台中中醫推薦 :澤予堂中醫

澤宇堂把產後瘦身流程濃縮成中藥調理+埋線雕塑 :醫師會先判斷你是脂肪堆疊或是骨盆位移,抓出容易囤脂的環節,以科學中藥分三階段(祛瘀、健脾、利濕)調理內在,再加埋線進行局部雕塑或小針刀放鬆筋膜,全程由專業中醫師把關,省去你「自己摸索減肥法」的試錯時間。
 

🔎 用藥安心與產後友善照護

澤予堂中醫所有中藥都經 GMP 檢驗後由自動包藥機分裝,外袋標好次序與用量,半夜餵奶時只要撕袋沖水就能喝。診所空間設有休息區與尿布台,媽媽帶著寶寶來複診不手忙腳亂。
 
 

 ✔ 常見問答 Q&A  

Q1 : 產後減肥調理多久能看見身形變化 ?

A1 : 多數媽媽在第 4–6 週就會感覺水腫減輕、腰圍小一截;若搭配埋線或骨盆矯正,約 8–10 週可換回孕前褲頭。實際速度仍受體質、睡眠品質與哺乳頻率影響。

Q2 : 台中中醫埋線減脂適合哪種產後媽媽 ?

A2 : 特別適合產後氣血虛、代謝慢、水腫明顯或久坐不動的媽媽。中醫會根據體質評估位置與頻率,搭配穴位調整,幫助雕塑曲線、改善虛胖與壓力型肥胖。建議於產後6週、惡露乾淨後施作最穩定。

Q3 : 產後減肥期間可以持續哺乳嗎 ?

A3 : 可以。科學中藥已排除峻烈藥材,埋線操作在皮下脂肪層,不碰乳腺。只要按醫師指示服用並觀察寶寶排便與睡眠,奶量與口感通常不受影響。

Q4 : 骨盆歪斜真的會讓小腹瘦不下來嗎 ?

A4 : 的確有可能。骨盆若在生產後未歸位,容易導致下腹凸出、腰痠背痛,甚至影響代謝與便祕。此時進行骨盆矯正再加上局部埋線雕塑,相信瘦身效果更加顯著。

Q5 : 埋線雕塑療法會很痛嗎?

A5 : 施作時僅微刺感,但每個人痛感不盡相同,可事前請醫師評估,施作時間10–15 分鐘完成;當天避免泡澡或游泳,隔日可正常淋浴。若出現輕微瘀青為正常現象,3天內可進行冰敷,3天後熱敷,即可淡化。
 

 ✔ 總結

產後想瘦得安心,其實就是把順序走對:先透過簡單評估找出脾虛、肝鬱或腎陽偏弱的主因,再用「祛瘀→健脾→利濕」的節奏打通氣血,把代謝慢慢催旺,局部頑固脂肪則交給埋線。這樣由內而外的調理,比死撐節食更舒適,也更不容易反彈。若想在月子黃金期就啟動客製化調理+減重方案,歡迎來 澤宇堂中醫 諮詢。
 

LINE LINE instagram youtube